热带医学


  • 中国热带医学的未来十年

    俞守义

    2001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6 ]
  • 三种表达形式的SAG1基因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观察(英文)

    陈晓光,周晓红,龚娅,杨培梁,沈树满,冯明钊,伦照荣

    自的 构建了三种表达形大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基因-表膜型、分泌型和细胞内型,并分别用于免疫BALB/C小鼠、结果SAG1基因免疫小鼠后,表膜型和分泌型较细胞内型体液免疫出现早且反应强;细胞因子水平测试显示免疫后小鼠免疫反应趋向Th1型。攻击感染结果证实:表膜型和分泌型免疫小鼠较细胞内型免疫小鼠所获保护力强。结论 三种表达形式的SAG1基因在小鼠模型中免疫效果不同

    2001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2 ]
  • 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 CT基因在红细胞内期的表达及CT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徐劲,陆家海

    目的 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CTP基因是否在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表达,并构建CTP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方法 按常规方法体外培养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用Trizol试剂提取红内期疟原虫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珠CTP M码基因并构建CT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获得了恶性疟原虫CTPcDN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结论(CTP基因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细胞内期表达并成功地构建了CTP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2001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4 ]
  • 重组蛋白CTB表位对HCV多表位DNA疫苗在小鼠中免疫应答的影响

    陈丽珊,黄建生,任大明

    将一12aa的CTB表位连接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的5’端,再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CTB-PCX,利用表达IL-12的pWRG/mIL-12作为佐剂,肌注免疫小鼠后6W,用重组蛋白CZ-PCX加强免疫1次,第6W时叶检测到较高水平的抗GZ-PCXIgG,最高滴度达1:103,与对照pcDNA3/PCX相比无显著升高,提示CTB表位并无明显的增强PCX 基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重组蛋白GZ-PCX可有效提高抗体水平,促进CD8+T细胞增殖。免疫小鼠叶诱发钉对GZ-PCX融合蛋白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免疫后小鼠体重正常,肝脾未见明显肿大,具有良好安全性。

    2001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3 ]
  •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中毒力岛分布的研究

    王勇,王红,向前,孙素霞,俞守义

    目的 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以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毒力岛在大肠杆菌中的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方法PCR扩增和原位杂交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93株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毒力岛的检出率为 32.25%(32/93),而且这些阳性菌株中的毒力岛大部分连接到 asntRNA(天门冬氨酸tRNA)位点。结论 产毒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较强的病原菌之一,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在产毒性大肠杆菌中阳性率较高的分布.对于进一步研究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毒力的变化和毒力的调控以及细菌毒力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4 ]
  • Sj Dad1反义核酸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李焱,吴忠道,郑焕钦,曹爱莲,孟玮,彭寨玉,余新炳

    目的 进一步鉴定已获得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Sj Dad1的功能。方法 构建Sj Dad1反义(antisense)核酸载体PEGFP-N3-Sj Dad1和正义(sense)核酸载体 pEGFP-N3-Sj Ded1.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 3天,通过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PEGFP-N3-Sj Dad1(antisense)、pEGFP-N3-Sj Dadl(sense)、空载体和生理盐水。45d后解剖实验小鼠进行保护性效果评价。结果 在PEGFP-N3-Sj Dad1(antisense)组、pEGFP-N3-Sj Dadl(sense)组以及pEGFP-N3组小鼠肺部冰冻切片检查发现在童虫周围有绿色荧光出现,而在生理盐水组则无此现象。但各实验组保护性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Sj Dad1反义核酸无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尚需寻找其它方法对 Sj Dad1的疫苗候选基因价值作进一步的鉴定。

    2001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8 ]
  •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38kDa分子Dipstick快速诊断模式的初步建立

    周晓红,陈晓光,戴琳,胡旭初,李华,刘国章

    目的 建立简便的血吸虫病Dipstick快速诊断比方法 以纯化的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38kDa分子为诊断抗原,以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IgG为二抗,建立 Dipstick快速诊断体系;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急性期37例、慢性期30例,正常人52例,肝吸虫病人血清30例。结果 所测得的阳性率分别为94.6%、86.7%、1.9%、0%.伯论 以 EA 38kDa纯化分子建立的血吸虫病Dipstick快速诊断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便快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2001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02 ]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邵筱

    为了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l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Sj16。根据曼氏血吸虫Sm16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 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 Sj16基因;将Sj16基因定向克隆人 PGEX-4T-1,转化感受态 BL21/DE3菌;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得到的重组阳性克隆。结果表明,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中获取Sj16基因,重组质粒中含有Sj16基因。结果提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Sj16,为进一步研究Sj16基因功能打下基础。

    2001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8 ]
  • 细粒棘球蚴线粒体rRNA的序列测定

    陈守义,余新炳,陆家海,徐劲,郭中敏

    通过EST方法对细粒棘球蚴cDNA文库进行筛选,将得到的EST序列送入GenBank和EBI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登陆,对有意义的EST进行通测,得到了完整的细胞线粒体rRNA序列,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质粒转化。为细粒棘球蚴的系统分类、鉴定及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有用依据。

    2001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7 ]
  • 华南某部队结核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性研究

    曾年华,王志斌,李兴国,黄佳亮,王珊珊

    目的 了解南方战区某部队肺结核防治效果,进一步探索适合南方部队的肺结核防治措施。方法 于1999年5月~2001年6月,针对南方部队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在南方战区某一部队采取干预措施,观察防治效果。并将该部队综合防治两年与防治前2年结核病患病情况加以比较,同时亦与另一未采取干预措施的部队同期结核病患病情况作平行比较。结果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观察部队,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从136.09/10万下降为54.44/10万;新发结核病登记率从81.65/10万下降为27.22/10万;结核菌阳性登记率从54.44/10万下降为零;三个登记率防治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部队结核病患病情况无显著变化。结论 只要真正贯彻落实《军队结核病防治方案》内容,军队结核病是能有效控制的。

    2001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0 ]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林海,李明,吴英松,王萍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全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PCR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CDH基因全编码区,产物经EcoRI+SalI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GEX-4T-1质粒,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与其它生物GDH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GDH编码基因,大小为1410bp,无内含子,与Thailand株GDH基因相比,两者有2个碱基不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与蓝氏贾第鞭毛虫、克鲁氏锥虫和梭状芽孢杆菌GDH的同源性分别为57.90%(260/449)、56.51%(243/430)、42.05%(164/390);与人的CDH-1、GDH-2的同源性分别为29.02%(101/348)、28.73%(10/348)。结论 FCC1/HN株与Thailand株GDH高度同源,疟原虫GDH明显不同于其它生物GDH.

    2001年01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0 ]
  • 定量RCR与EIA法检测血液透析患者HCV比较

    林潮双,韦嘉,卢建溪,彭晖,高志良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79例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HCV-RNA水平,及第二代酶免疫试验(E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抗-HCV阳性率22.8%(18/79),荧光定量PCR法HCV-RNA检出率39.2%(31/79)。在抗HCV阴性的患者中,HCV-RNA的检出率为42.6%(26/6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50.6%(40/79)。结论 荧光定量 PCR技术可弥补EIA检测的不足,在抗-HC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 HCV RNA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2 ]
  •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诊断疟原虫现场效果评价

    林荣幸,吴承刚,潘波,杨灼宏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ICT)在我省基层门诊诊断疟疾的适用性。方法 每一发热病人同时用镜检和ICT两种方法检验,并将ICT检验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CT双虫卡诊断间日疟的敏感度为60.27%.特异度为84.15%;ICT双虫卡诊断恶性疟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9.35%。结论 ICT法较镜检法诊断恶性疟更为快速、简便.但对间日疟诊断ICT法不如镜检法准确。

    2001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疟疾的研究

    吴英松,江晓玲,李明,毕惠祥,李英杰

    目的 建立能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间和日疟原虫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检测89份门诊“四热”病人血样,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恶性疟原虫血样能扩增出205hp的特异带.间日疟原虫血样能扩增出120bp的特异带,PCR检测的阳性率为74.16%,镜检法为68.54%,PCH法与镜检法的符合率为94.38%。结论PCR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镜检法.对于诊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以及恶性疟原虫的间日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01年0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1 ]
  •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HCV-RNA中的应用

    林潮双,韦嘉,卢建溪,陈文思,彭晖,高志良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探讨PBMC中检出HC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KR及RT-PCR技术同时检测87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和淋巴细胞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9.4%、69.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阳性率(33.3%、35.6%)(P <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1.0%)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6.9%)(P<0.001). 荧光定量PCR法,淋巴细胞中HCV-RNA检出率高于血清(P<0.01)。结论 与 RT-PCR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HCV-RNA敏感性较高,对PBMC内HCV-RNA检测有利于提高HCV检测的阳性率。

    2001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1 ]
  •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邱万寿,许瑞云,凌云彪

    日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先后收治2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患者,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16)服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n=104)服用安慰剂.分别观察其肠道真菌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真菌感染率分别是2.6%和8.7%(P<0 .05),血内毒素86.8 ±26.3 pg/ml和101.5±62.4pg/ml(P<0.05)血氨62±28.3μmol/L和83±24.8μmol/L(P<0.05)。匐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能防止二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有利于息者术后的康复。

    2001年01期 56-5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3 ]
  • 疣萎平局部用药治疗尖锐湿疣32例临床分析

    董汉明

    尖锐湿疣称为生殖器疣、尖圭湿疣、阴肛湿疣或性病疣。早在1954年Barrtet等就证明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STD)。据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率仅次于淋病而居第二位,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治疗尖锐湿疣方法较多,有外科手术切除、电灼、激光、抗代谢和免疫等方法。1993-1995年我们应用疣萎平局部用药方法治疗尖锐湿疣32例取得满意疗效。

    2001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恙虫病95例临床分析

    李莉,张庆峰,李刚,舒欣,江元森

    2001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G蛋白偶联受体和跨膜信息传递的研究现状

    邵筱

    自从第一个GPCR(G-protein-coupled receptor)被克隆以来,目前已知有超过1000种的GPCPs存在于生物体细胞膜上,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超家族.调控着极为广泛的生物活动;同时对其研究也深入到结构与功能关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GPCPs结构,配体-受体结合模式及其激活机制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

    2001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 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和抗药性

    陈秋霞

    可诱导件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重要特征,经过诱导,昆虫体内P450解毒酶含量增加解毒作用增强;而细胞色素P450参与的杀虫剂抗药性均表现为P450 酶活性的增高或酶量的增加。解毒作用增强.二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持续的时间上。了解P450酶系的诱导机制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对认识P450参与的抗药性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0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26 ]
  • 登革病毒疫苗研究近况

    魏惠永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登革病毒DNA疫苗、嵌合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四价减毒活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疫苗的动物免疫保护作用。

    2001年01期 72-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 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中的应用

    高丽丽

    植物艺因转化技术主要分为两类,无载体介导的直接转化法和有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直接转化法主要介绍了电激转化、PEG介导转化、基因枪转化三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截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主要介绍了脓杆菌介导转化及病毒载体介导转化。利用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重组蛋白、重组疫苗及单克隆抗体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2001年0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4 ]
  • 生物信息学及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吴忠道,黄静,徐劲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基因组信息,对如此巨大且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物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产生了生物信息学这门新的学科。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DNA及R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2001年01期 80-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17 ]
  • 浅谈中医药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

    张旭

    目的 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进行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效果。方法 在重视理论、内容重组及辅助实验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医药专业和学科最新进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结果 学生不仅掌握了大量基础知识,对学科前沿也有一定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本专业的学习与科研实践中。结论 在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特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学互动等多种方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1年01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2000年粤桂琼三省联防广东区疟疾疫情分析

    林荣幸,潘波

    2001年01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中山市1996~2000年疟疾流行状况与监测

    舒波,邓长根,周海,吴宝燕,叶世南,吴海东

    中山市疟疾发病率由1996年的31.9/10万,降到2000年5.0/10万,在“九五”期间发病率下降84.3%,疟疾防治工作从控制流行转入巩固和监测阶段。五年共检查“三热”病人8256例,阳性1277例,平均阳性率为15.5%;其中本地人口病例277例,占总病例数的21.5%,外地人口病例1011例,占总病例数的78.5%。“九五”期间.我市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流动人口相对稳定,再加上疟防工作的落实.使我市疟疾病例结构由内源转为输入,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从9.1%上升为46.4%,这一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对我市疟疾防治成果的巩固,将面临一个新的课题。

    2001年01期 88-9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 顺德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及其预防控制工作回顾

    马健强,何伟潮

    顺德市是华支睾吸虫病的高度感染区.调查人群平均感染率为59.5%.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反复查治工作,查治人数近40万人次,但感染率未见明显下降.重复感染是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疾病如肝癌、肝硬化等占我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建议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降低人群感染率,减少其危害。

    2001年01期 91-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39 ]
  • 台山市基本消灭疟疾后期十年监测研究

    余发均,李晓萍,林瑞华,余大年

    2001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广东省惠州市1996~2000年疟疾感情况分析

    魏和兴,张春明

    2001年01期 97-9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 广东省吴川等县市消灭丝虫病监测情况分析

    谢雪妹,黄少玉,刘美真

    为了解丝虫病防治后期的流行动态,1996-1999年在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吴川等6个县市开展了病原、媒介和血清学监测;在6个县市的37个镇56个管理区共血检61889人,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解剖致倦库蚊21125只,在发现蚊体内有人体幼丝虫感染;1996年、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2%、2.12%、1.66%和 1.57%,与往年比较呈下降趋势,结果提示这些地区丝虫病的传播可能已被阻断。

    2001年01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 从化市1989~2000年疟疾防治分析

    利朴良,成伟明

    2001年01期 101-1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乳源县瑶族同胞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欧宗全

    目的 了解瑶族同胞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结果 感染率为71.84%,其中蛔虫感染率为56.80%,钩虫为9.95%,鞭虫7.38%。结论 瑶族同胞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严重。

    2001年01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清远市1996-2000年疟疾防治效果研究

    刘清源,何志礼,林燕锋

    目的 总结“九五”期间我市疟疾防治效果,为制定“十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广东省疟疾防治技术常规》要求,开展防治效果研究。结果 五年共血检发热病人 90865例,阳性率为 0.51%,比前5年1991-1995)下降81.29%;本地居民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1.44%/10万,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为45.41/10万;丘陵山区和平原区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取防治传染源和防蚊灭蚊井重的综合措施,发病率逐年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2001年0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5 ]
  • 《热带医学杂志》稿约

    2001年01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