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医学


  • 对约氏疟原虫不同易感性的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序列比较

    孙恩涛;张锡林;秦志辉;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谱带并测序,探讨媒介按蚊基因型与疟原虫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已筛选的一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成蚊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相同迁移率的DNA条带克隆、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RAPD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有4对相同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组成上呈现多态性,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2%之间。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之间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2007年02期 No.3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淡色库蚊性别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陈虹虹;张仁利;耿艺介;程锦泉;张韶华;朱子立;张秀梅;高世同;黄达娜;朱兴全;

    目的为探讨媒介与病原、媒介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建立传播疾病的淡色库蚊性别差异表达cDNA文库,从而筛选阻断疾病传播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以淡色库蚊雌蚊成蚊为检测方(Tester)、雄蚊成蚊为驱动方(Driver),进行正向抑制性消减杂交;以雄蚊成蚊为Tester、雌蚊成蚊为Driver,进行反向抑制性消减杂交。将获得的正向抑制性消减杂交产物克隆入pGEM-Teasyvector,并以菌液PCR扩增鉴定插入片段。随机抽取100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所得ESTs序列进行在线BLAST分析。结果从100个阳性克隆中测得98个ESTs序列,在测定的序列中与已知基因具有同源性的有57个,其余41个ESTs与已知基因不具有同源性。结论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建立雌蚊特异性基因文库,发现了淡色库蚊雌蚊新的ESTs序列,为性别相关基因的功能及性别调控,探讨媒介与病原、媒介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其筛选传播阻断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7年02期 No.36 105-108+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犬复孔绦虫ITS及5.8 S rDNA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林瑞庆;吕晓生;邓艳;宋慧群;朱兴全;

    目的以从我国广东广州和湛江犬小肠中采集的2条犬复孔绦虫作为研究对象,以保守引物NC5及NC2扩增犬复孔绦虫的ITS-1,5.8 S及ITS-2 rDNA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和酶切鉴定后,对阳性菌落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来自广州和湛江的2条犬复孔绦虫ITS及5.8 S rDNA序列总长分别为1536bp、1385bp,2条犬复孔绦虫的ITS-1、ITS-2序列相差较大,分别为20.80%、27.17%,而5.8 S序列相差较小(1.49%)。结论由于犬复孔绦虫ITS序列复杂,种内存在的差异大,故不适于作为犬复孔绦虫种的遗传标记。

    2007年02期 No.36 109-1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GFP/HBV X融合蛋白重组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杨林;范红梅;陈幼明;谢奇峰;吴盟;陈雪娟;李刚;高志良;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VX蛋白(HBx)与GFP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以进一步研究HBx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法从adr亚型HBV质粒pHBV DNA中扩增HBV 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DH5#,采用上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FP-HBx;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C1质粒、pGFP-HBx重组质粒DNA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G418选择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挑取表达GFP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传代。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HBV X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GFP-HBV X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将pEGFP-C1、pGFP-HBx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经G418筛选15d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将带绿色荧光的抗性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经传代70次,细胞仍表达强的荧光蛋白。RT-PCR检测表明转染pGFP-HBx重组体的HepG2/GFP-HBx细胞有HBV X转录、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GFP-HBV X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获得了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这为进一步研究HBx的生物学功能以及HBx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打下了基础。

    2007年02期 No.36 112-115+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亚洲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的构建及EST测序

    黄江;胡旭初;包怀恩;余新炳;李丽;郎书源;廖兴江;

    目的构建亚洲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为获取亚洲绦虫成虫的基因信息,建立基因表达谱,并为筛选疫苗基因和诊断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亚洲带绦虫成虫mRNA,构建pBluescript II SK全长cDNA质粒文库,测定扩增文库的滴度;用载体克隆位点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检测所构建文库的质量。随机挑选质粒文库转化的阳性重组克隆,进行较大规模的5′端测序,归并unigene。结果测定文库的滴度为1011pfu/μl,插入片段的大小主要在1000bp以上。共测1495个克隆,获得有效EST序列1126个,归并为643条unigene。结论已成功获得一高质量的亚洲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表达文库,并获得了较丰富的成虫表达基因数据。

    2007年02期 No.36 116-11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霍乱弧菌抑制子基因及间隔区(rstR-ig2)多态性研究

    芮勇宇;阚飙;高守一;王前;裘宇容;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CTXφ基因组抑制子基因及间隔区(rstR-ig2)多态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型特异性引物PCR分型。结果霍乱弧菌(VC)O1群古典型(CVC)5株均为class类型。VCO1群埃尔托型(EVC)155株共分为4个类型:class、ET、class+ET、class+newET,后2个类型为首次发现。不同地区分离的EVC均以ET类型为主,以class和class+ET类型为辅。O139群VC82株共分为4个类型:ET、ET+newO139、ET+calc、ET+calc+newO139,后3个类型为首次发现;福建省分离的菌株以ET+newO139类型为主,其它地区分离的均以ET类型为主。结论EVC和O139群VC的rstR-ig2基因均以ET类型为主,首次发现5种不同类型rstR-ig2基因共存的新类型。

    2007年02期 No.36 119-12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酶学特性的研究

    吕刚;胡旭初;黄灿;徐劲;吴忠道;余新炳;

    目的获得重组SjLDH主要的酶动力学参数。方法分光光度计测定NADH在340nm处吸光度的变化,检测不同pH及温度下重组蛋白催化正、逆反应的效率以确定其最佳pH、最佳温度;分别固定底物NADH、丙酮酸、NAD+及乳酸浓度,分别测定丙酮酸、NADH、乳酸及NAD+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度,计算机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回归计算各底物的米氏常数(Km值)、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比较各自的Vmax/Km值。结果重组蛋白酶活性为379U/mg。催化正、逆反应的最佳pH分别为pH6.0~7.0和pH9.0~10.0;催化正、逆反应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7~60℃及40~50℃,后者在70℃时仍有较高催化活性;在NADH辅酶作用下,重组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最大反应速度是催化NAD+作用下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21倍。比较丙酮酸与乳酸的Vmax/Km值,前者是后者的23倍,而NADH的Vmax/Km值是NAD+的7倍。结论重组蛋白在生理条件下主要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反应。

    2007年02期 No.3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福氏志贺菌毒力蛋白IpaC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鉴定

    孙素霞;卢晓翠;陈思强;罗海吉;俞守义;

    目的表达、纯化福氏志贺菌毒力蛋白IpaC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将含有ipaC基因的pET32a-ipaC表达质粒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λDE3)中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并采用QIAexpressionistTM蛋白纯化系统纯化IpaC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Western-blot检测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诱导后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发现有一相对分子量约为63000的条带,其含量约占总蛋白量的11%,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纯度可达90%以上,抗His的抗体Western-blot分析,发现特异性区带出现在63000u处,证明该蛋白是所要表达的融合蛋白,制备的免疫血清可与IpaC发生特异免疫反应。结论pET32a-ipaC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可稳定、高效地表达毒力蛋白IpaC,且纯化后的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2007年02期 No.36 126-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铁对小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朱航;张守华;雷蕾;罗海吉;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旋糖酐铁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水平和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的右旋糖酐铁隔日腹腔注射(IP),注射6周后,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做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组织中MD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SOD和GSH-PX的活性则明显下降(P<0.001)。血清ALT、AST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且有剂量效应关系;而血清AKP、ACP活性较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经铁染色后镜下可见低剂量组有少量铁均匀分布,中高剂量组则有大量铁存在。结论过量的铁可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铁在肝脏内代谢释放出铁离子,游离的铁离子介导脂质过氧化而造成肝脏损害有关。

    2007年02期 No.3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阿茨海默氏病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沈怡;陈盛强;王延平;柳息洪;成路林;黄绍宽;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与阿茨海默氏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阿茨海默氏病及143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肿瘤坏死因子A-308TNF-α1/1、TNF-α1/2、TNF-α2/2表型频率分别为0.8636、0.1212、0.0152,对照组分别为0.8881、0.1049、0.070;AD组TNF-α1、TNF-α2基因频率分别为0.9242、0.0758;对照组分别为0.9021、0.0979,肿瘤坏死因子A-30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浆中TNF水平,阿茨海默氏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Alzheimer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2007年02期 No.36 133-13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Ⅰ级封闭群ICR小白鼠肠道内寄生虫寄生关系探讨

    任鹏宇;乔继英;张丹杰;谢学刚;

    目的了解小白鼠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及寄生关系。方法采用解剖法取小白鼠肠道内容物于光镜下检测。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4种:微小膜壳绦虫、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鼠贾弟鞭毛虫,并且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贾弟鞭毛虫与其它3种寄生虫之间共生;微小膜壳绦虫与管状线虫之间竞争;微小膜壳绦虫与四翼无刺线虫之间竞争;管状线虫与四翼无刺线虫之间共栖。

    2007年02期 No.36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赤芍总苷对D-氨基半乳糖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袁冬生;周兰芳;石磊;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NIH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赤芍总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联苯双脂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 800mg/kg,16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赤芍总苷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总苷对D-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2007年02期 No.36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壁虎粉对哮喘豚鼠模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国豪;徐邦牢;雷秀霞;梁成结;王浩平;梁颜笑;

    目的探讨壁虎粉平喘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豚鼠哮喘为模型,观察壁虎粉干预组、氨茶碱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动物哮喘发病情况,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含量及豚鼠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壁虎粉和氨茶碱组BALF中EOS含量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病理学提示壁虎粉能抑制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保护气管粘膜的完整性。结论壁虎粉可通过抑制气道炎症,促进EOS凋亡等途径发挥平喘作用。

    2007年02期 No.36 143-14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免疫方案制备鼠抗PBP2a多克隆抗体的比较

    徐霞;唐晓华;黄宏;梁柳;何倚力;

    目的制备针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的抗血清,比较不同免疫方案的免疫效果。方法以基因工程重组PBP2a转肽酶区蛋白作为免疫原,采用多种注射途径(足垫、腹腔、足垫+腹腔、足垫+皮下)免疫BALB/C小鼠,ELISA和Western-blot法检测所制备的抗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足垫快速免疫组、腹腔免疫组、足垫和腹腔免疫组、足垫加皮下免疫组的效价依次为1∶12800、1∶25600、1∶51200、1∶102400,Western-blot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能有效识别原核表达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PBP2a。结论重组PBP2a蛋白免疫BALB/c小鼠能有效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足垫加皮下多点免疫法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免疫方案。

    2007年02期 No.36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葡萄籽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李伟;孙静;郭英;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Cl4诱导肝损伤的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CCl4诱导组(CCl4组)、GSE低剂量组(20mg/kg·d)、GSE中剂量组(40mg/kg·d)和GSE高剂量组(120mg/kg·d)共5个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SOD、TAOC水平,称量肝重和体重,比较各组大鼠肝体比值、甘油三酯(TG)的改变。结果各组大鼠肝脏中TAOC值和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l4组和GSE低、中剂量组的肝脏中GSH-Px值高于对照组和GSE高剂量组;CCl4组肝脏MDA值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GSE低、中、高3个剂量组。GSE高剂量组的血清TAOC值显著高于其余4个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SOD显著高于其余3组。5个组的肝体比值无统计学意义;CCl4组的肝脏中TG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和GSE中剂量组。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肝脏中TG和MDA含量,提高机体总抗氧化力,明显改善肝脏病理改变。

    2007年02期 No.36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江门某医院儿童秋冬季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研究

    唐亚丽;詹惠春;黄宝明;戴迎春;李建栋;陈艳娟;潘健儿;陈清;聂军;

    目的了解江门市2005年秋冬季儿童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NLVs)感染情况、病毒基因型别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NLVs,部分阳性标本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患儿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以NLVs与RV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收集的324份标本中,RV检出率为55.56%(180/324),NLVs检出率为7.72%(25/324)。NLVs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占感染患儿的96%,其性别、月份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9株NLVs经测序分析7株为GII-4型,2株为GII-3型。NLVs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11(44.0%),呕吐20(80.0%),脱水3(12.0%)和腹痛4(16.0%)等,其中呕吐、脱水发生率及治疗费用与RV感染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门市儿童NLVs感染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型别感染,但NLVs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要轻于RV。

    2007年02期 No.36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程锦泉;刘建平;张仁利;庾蕾;聂绍发;

    目的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深圳市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深圳市两家综合性医院的30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30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家庭压力和高血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07、5.420、3.990和1.183;而饮茶、体育锻炼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250、0.100。结论在脑卒中的社区防治中,应尽早、及时地控制高血压、吸烟和体重,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措施。

    2007年02期 No.36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

    卢斯汉;韩建德;陈谐捷;赖英荣;陈万山;宋伟南;胡荣欣;陈志浩;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对皮肤活检组织行HE及六胺银染色,观察镜下皮损组织学及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结果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伴多系统损害,皮损特征:早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糜烂性丘疹,继而为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肤病理活检六胺银染色(+)。使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3例临床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出院,1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皮损特征: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损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是目前治疗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首选药物。

    2007年02期 No.36 158-16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43例麻风现症病人死亡原因的回顾分析

    黎明;郑道城;刁鑑兴;

    目的探讨近5年广东省现症麻风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5年期间43例麻风病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43例死亡患者中,平均年龄(58.10±18.51)岁,在联合化疗期间死亡30例,其中21例是在化疗开始的1年内死亡,占化疗病人的70%;监测期死亡1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死于继发感染的13例,不明原因5例。结论本组麻风病例死亡年龄低于全国平均死亡年龄,而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是麻风现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007年02期 No.36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洗涤血小板的质量检验和临床疗效观察

    陈会友;原耀光;江朝富;罗绍凯;汪传喜;陆志刚;

    目的探讨洗涤血小板的制备方法、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洗涤血小板制剂,并应用生化方法、血细胞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对洗涤血小板中蛋白清除率、白细胞清除率、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和CD62P、PAC-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观察输注洗涤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与单采浓缩血小板比较。结果洗涤血小板的蛋白清除率为99%,白细胞清除率为85%,血小板回收率达95%;血小板洗涤前后的粘附率、聚集率、CD62P+和PAC-1+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输注后有效率达83%,与单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0%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了94.12%(16/17)和100%(13/13)。结论经该方法制备的洗涤血小板质量符合要求,血小板功能未受影响,临床输注后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肯定。

    2007年02期 No.36 163-16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防呆机制的建立

    范婷婷;陈涛;刘忠民;肖洪广;高月亭;

    目的构建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的防呆机制,实时监管实验室内各种检测流程,建立信息化监控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方法针对实验室检验流程中易发生失误的节点,建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的节点防呆机制。根据样本条码的唯一性,实现样本核收、样本前处理、仪器检测与质控过程、标本外观属性甄别、检验报告审核与提交、标本检测完毕的后处理等各节点的信息化监控管理。结果实验室内检测流程信息化防呆机制的监控管理功能,可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检测流程中因失误操作而造成的过失。结论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防呆机制,对检测流程各节点的状态实时监控,可有效地预防失误引发的医疗投诉,对于规范检测流程和实现标准化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2期 No.36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铅影响儿童骨代谢的流行病学调查

    蒋明;徐龙;赵毅;孙洪雁;李宏;张松;

    目的探讨铅摄入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2月至2004年6月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住院的372例患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铅中毒现状进行统计描述。检测血清25-(OH)D3、BALP、Ⅰ型胶原纤维降解产物、PTH、尿钙(Ca)、尿羟脯氨酸(HPr)、尿肌酐(Cr)等指标,对比不同铅中毒水平的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血铅平均水平为(7.98±4.1)"g/dl,铅中毒率为38.7%,男童铅中毒率39.2%,女童铅中毒率38.1%,经统计男女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以低血铅组高于高血铅组(P<0.05);血清BALP、β-crosslaps、PTH尿Ca/Cr与HPr/Cr均是以高血铅组高于低血铅组(P<0.05)。结论铅摄入过量可导致儿童骨吸收增加,应加强对儿童铅中毒的防治。

    2007年02期 No.36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韶关市区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袁进杰;余莉华;彭鸿娟;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的医学媒介生物本底情况。方法采用光催化诱捕器捕蚊,捕蝇笼诱捕法捕蝇,粘蟑盒诱捕法捕蜚蠊。结果蚊类有1亚科2属3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季节消长从4月份开始升高,后呈双峰型,冬季密度较低。蝇类有3科4属6种,以家蝇和市蝇为优势种群,2004年季节消长在6月份有一个高峰,2005年全年密度大幅下降。蜚蠊有2科2属4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季节消长以冬季密度较低,后随气温升高而升高,2005年密度比2004年有所上升。结论从2004与2005年的对比可见,韶关市区除四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须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2007年02期 No.36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1-2005年黔江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晏维;肖邦忠;罗兴建;廖文芳;吴成果;杨伟;吴波;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5年来黔江区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为重庆市制定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黔江区监测点邻鄂镇(2001-2002年)、水田乡(2003-2005年)检查儿童氟斑牙、炉灶使用情况,测定儿童尿氟、粮食氟含量,收集连续5年的资料,进行纵向比较。结果黔江区邻鄂镇与水田乡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从41.08%下降到32.80%;儿童尿氟从1.42mg/L下降到0.58mg/L;玉米氟含量在2.74~5.85mg/L之间,辣椒氟含量在4.48~157.95mg/L之间,呈下降趋势;两个乡镇改炉率在59.75%~100%之间,改炉合格率在40.25%~100%之间,呈上升趋势;改灶率38.30%~100%之间,改炉合格率在38.36%~100%之间,呈上升趋势。结论采取以改炉改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后,儿童氟斑牙、尿氟、粮食氟等氟毒性效应指标得到了改善,提示我们应继续坚持前期的防治措施,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完善炉灶的管理制度。

    2007年02期 No.36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288例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刘楚钿;曾利君;岑咏珍;陈美芬;刘芳兰;

    目的了解广州市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如何提高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在知情同意下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询问调查;对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采集血样检测狂犬病IgG抗体。结果共调查288人,男性137人,女性151人,平均年龄(33.83±18.07)岁;抗体阳转率为68.75%;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有年龄、既往是否有狂犬病疫苗注射史和本次注射疫苗种类。结论年龄越小、既往注射过狂犬病疫苗和注射国产疫苗更容易产生抗体。

    2007年02期 No.36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海珠区一起食源性霍乱爆发的调查

    刘士俊;栾玉明;赵丽庆;

    目的查清霍乱爆发特征和因素,控制流行。方法调查所有就餐者及其接触者,同时肛拭采样培养鉴定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的标准确诊病人,对疫点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该事件是一起因在酒家集体聚餐引起的食源性霍乱爆发疫情,共感染43人,均为病原学诊断病例(小川型),无病例死亡,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导致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物未煮熟煮透和存在交叉感染。提示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同时应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防制措施,控制和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2007年02期 No.36 181-18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深圳市南山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戴传文;俞慕华;许艳子;陈辉;严文洪;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各类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不同类型人群,使用“肝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结果共调查5185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5.77%。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感染率为6.47%,本地企业员工感染率为3.04%,外来务工人员感染率为1.59%,主动检测人员感染率为32.26%。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属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低流行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重点防治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做好食品卫生整治工作,切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来源。

    2007年02期 No.36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蚤类区系分类的研究现状

    张胜勇;郭宪国;

    蚤类区系分类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蚤类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我国老一辈分类学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料。中国蚤类区系分类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记录的蚤类有74种。目前全国记录的蚤类已经有655种,随着学科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渗透,现代科技手段相继应用于分类,推动了区系分类的进展。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蚤类区系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归纳了目前在区系分类方面的一些不足。

    2007年02期 No.36 185-186+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存活素与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

    范飞翔;陈明春;

    存活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研究发现它在人体各类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成人身体组织中弱表达或者不表达。本文对存活素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皮肤肿瘤和其他皮肤疾病的关系,以及针对存活素的治疗进行综述。

    2007年02期 No.36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热带病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获取和利用

    吕尚标;辜小南;陈红根;

    本文综述了热带病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特征、检索方法及开发利用,旨为热带病科研和防治工作者上网查找资料提供帮助。

    2007年02期 No.36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课前准备的教学体会

    陈瑛;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备课、书写教案,一份好的教案如同一个指挥员的作战方案,一堂精彩的大课,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和体会。

    2007年02期 No.36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